反哲学的维特根斯坦 维特根斯坦结婚
本文为大家介绍了 反哲学的维特根斯坦 ,还有的小伙伴在问维特根斯坦结婚,下面小编给大家细致的讲述一下。
序言:
维特根斯坦是全世界公认的反哲学大家,且世界上还有很多人反哲学,为何我们中国就不能有反哲学的论文呢?
维特根斯坦着有20世纪最伟大的反哲学着作《逻辑哲学论》,他说:那是为了给人们提供一种拆掉哲学大厦的梯子。
本帖镇楼图是一本书的封面。
(我刚知道维特根斯坦的《逻辑哲学论》是为了反哲学而写的,晕乎。我还以为全世界只有我一个人系统地反哲学呢)
不过还好,恰恰我也有一部逻辑学专着,即《义理逻辑学》,不过不是为了反哲学而写的。早在反哲学之前,我就写好了。
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Ludwig Wittgenstein,1889年4月26日-1951年4月29日),出生于奥地利维也纳省,毕业于英国剑桥大学,反哲学家、作家,语言哲学的奠基人。 他曾师从英国着名作家、哲学家罗素,主要研究数学哲学、语言哲学等领域,是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哲学家之一。着有《哲学研究》《逻辑哲学论》等书籍。
以前看维特根斯坦的书名叫《逻辑哲学论》,还误以为是逻辑哲学呢。他有着四分之三的犹太血统,是奥匈帝国一个富商的儿子,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他还是德国元首阿道夫.希特勒的中学同学。
因为我是刚得知维特根斯坦的《逻辑哲学论》是为反哲学而写,所以我没读过这本书,身边也没这本书。请问有读过这本书的吧友吗?(尤其是读过英文原着的)
哲学是不合格的科学着作,是科学的回收站。因此是非理之学。所谓非理学,是智者研究其非理,利用其非理。而维特根斯坦即属于前者,他研究哲学的非理,遂成《逻辑哲学论》一书,世界闻名。
可以想象,自古以来,该有多少人研究各门学科,撰写各门学科,其着作可谓汗牛充栋,但显然,并非每一部书都是合格的学科着作。那些不合格的着作,常耗尽作者数年数十年的时间,甚至于毕生的精力。扔了岂不可惜!所谓哲学爱智慧,即是爱惜人类的智慧,将辛苦的劳动收集在一起,并称之为哲学。沙里淘金,石中寻宝。
若哲学真是智慧,就直说是智慧之学可矣,又何必加一个爱字而画蛇添足呢?
.
爱智慧≠智慧。
.
无论将爱智慧的爱,解说成爱惜也好,爱好也罢,钟爱也行,疼爱也可,总之,与智慧就不是同一物,仿佛有一层纸,在智慧与爱智慧之间,将二者给挡住或隔开了。
维特根斯坦始终都没领悟,这千年谁也不愿捅破的窗纸。他明明写的是反哲学着作,然而英国剑桥大学却让他当哲学系教授。总有一天,他忍无可忍,就辞职不干了。
各位爱好哲学的朋友们,能相聚在一起是我们彼此间的缘分。我在含辛茹苦,而你们现在明白什么是哲学了吗?
1、哲学只有一种,即
.
哲学=不合格的科学着作
.
2、但却有两种哲学家。
.
(1)在哲学中寻到宝,成为了科学家。如牛顿、笛卡尔等。这就是你们常说的:“哲学是科学的前沿”。
(2)在哲学中并没寻到宝,接着当哲学家。如黑格尔的《小逻辑》。亦如你们所说的:“哲学的前途迷茫。”
.
(哲学是千年不破的哑迷,谁也不愿去捅破的窗纸,但为了新文化百年衰颓,我决定硬着头皮来捅破窗,请大家谅解哈)
你们既已知哲学为何物?那请你们以后不要再讲中国古代有哲学。一个理智正常的人,他应当努力讲中国古代全是科学(光荣),而不要讲中国古代全是哲学(丢人)。
我读过很多讲中国古代哲学的书和文章,绝大多数都是国学的门外汉,他们对国学根本就没入门。
作为一名哲学家,自己写一部哲学着作,以自己为荣,比什么都好。何必要给古代的圣贤摸黑呢?他们又没得罪你。
现代白话文是新文化者搞出的很糟糕的语言,在外语翻译中也有严重问题,本文尝试用古式白话文译几段。
【第1节】
.
The world is all.
此世界是全的。
[原译]世界是所有发生的事情
.
The world is the totality of facts, not of things.
此世界是所有真相,而非所有事。
[原译]世界是事实的总和,而非事物的总和。
.
The world is determined by the facts, and by their being all the facts.
此世界是由真相决定的,由它们所有存在的真相。
[原译]世界是由事实规定的,是由此诸事实即是所有的事实这一点规定的。
.
For the totality of facts determines what is the case, and also whatever is not the case.
为了所有真相,决定多少例子啊。且诸事也是没例子的。
[原译]因为事实的总和既规定了发生的事情,也规定了所有未发生的事情。
.
The facts in logical space are the world.
所有真相的逻辑空白成了世界。
[原译]逻辑空间中的诸事实就是世界
.
全译:
此世界是全的。此世界是所有真相,而非所有事。此世界是由真相决定的,由它们所有存在的真相。
为了所有真相,决定多少例子啊。且诸事也是没例子的。所有真相的逻辑空白成了世界。
.
原译:
世界是所有发生的事情,世界是事实的总和,而非事物的总和。世界是由事实规定的,是由此诸事实即是所有的事实这一点规定的。因为事实的总和既规定了发生的事情,也规定了所有未发生的事情。逻辑空间中的诸事实就是世界。
.
注:本人并非英语专业,本文亦是翻字典一个单词一个单词地踏踏实实查的。
对于原译,大家能读懂吗?若能读懂,请谈一下读后感。
大家与其臆想,空谈,不如读一下英语原文。哲学是一种臆想思维,是有害的。
【第2节】
.
The world divides into facts
此世界分成真相。
[原译]世界分成诸事实。
.
Each item can be the case or not the case while everything else remains the same.
每份能成为例子或不能成为例子,其它一切份亦相同。
[原译]一件事情可以是发生了的或未发生的,而其余的一切仍保持不变。
.
全译:
此世界分成真相。每份能成为例子或不能成为例子,其它一切份亦相同。
.
原译:
世界分成诸事实。一件事情可以是发生了的或未发生的,而其余的一切仍保持不变。
【第3节】
.
What is the case-a fact- is the existence of states of affairs
什么例子是公共心态下的真相存在,
[原译]发生的事情,即事实,是诸事态的存在
.
A state of affairs(a state of things)is a combination of objects(things)
一种公共心态(对事的心态)须结合物(事)。
[原译]事态是诸对象(物,事物)的一种结合
.
It is essential to things that they should be possible constituents of states of affairs.
这是必要的事,他们将会接受一份公共的心态。
[原译]能成为事态的构成部分,是事物的本质。
.
全译:
什么例子是公共心态下的真相存在?一种公共心态(对事的心态)须结合事与物,这是必要的事。然后他们才会接受一份公共的心态。
.
原译:
发生的事情,即事实,是诸事态的存在,事态是诸对象(物,事物)的一种结合,能成为事态的构成部分,是事物的本质。
【第4节】
.
In logic nothing is accidental: if a thing can occur in a state of affairs, the possibility of the state of
affairs must be written into the thing itself
逻辑中无一事是偶然的:若某事现于某公共态,则可能此公共态必然已写入此事自身了。
[原译]在逻辑中没有任何东西是偶然的:如果一事物能在一事态中出现,那么这一事态的可能性必已预先设定于这一事物中。
【第5节】
.
It would seem to be a sort of accident, if it turned out that a situation would fit a thing that could already exist entirely on its own.
这似乎是偶然的一类,如它所造的事况适于某事,且已完整地存在于自身。
[原译]这可能是偶然的一类,假设它造的那局面适于某事,且早已完整地存在于自身。
.
If things can occur in states of affairs, this possibility must be in them from the beginning.
(Nothing in the province of logic can be merely possible. Logic deals with every possibility and all possibilities are its facts.
如诸事能出在公共态里,它可能必然自始就在了。
(没有事在逻辑内仅为可能,逻辑分配每一种可能,且所有的可能是它的真实)
[原译]如果事物能够在事态中出现,那么这种可能性必已存在于事物之中。
(逻辑的东西不会仅仅是可能的。逻辑研究每一可能性,一切可能性都是它的事实)
.
全译:
这似乎是偶然的一类,如它所造的事况适于某事,且已完整地存在于自身。如诸事能出在公共态里,它可能必然自始就在了。(没有事在逻辑内仅为可能,逻辑分配每一种可能,且所有的可能是它的真实)
.
原译:
这可能是偶然的一类,假设它造的那局面适于某事,且早已完整地存在于自身。如果事物能够在事态中出现,那么这种可能性必已存在于事物之中。(逻辑的东西不会仅仅是可能的。逻辑研究每一可能性,一切可能性都是它的事实)
◇最早的反哲学家
世界上最早的反哲学家,恰恰是给哲学命名的人。
他是谁呢?
哲学是不合格的科学着作。最早是由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给它命名的。他把哲学命名为philosophia(爱智慧,即哲学),而把正学命名为philosophos。其目的,当然是劝免哲学莫干扰正学。所谓爱智慧,是爱惜人类的智慧。当然,若理解是爱惜你的智慧,亦是挺好的。
可是,后世哲学家绝不容忍这个分类,于是她们把这两个词都译成了哲学,即:
.
①philosophia(爱智慧)
②philosophos(哲学)
维特根斯坦结婚
1.维特根斯坦是不是个天才2.维特根斯坦在数理逻辑领域的影响力是不是最大的3.维特根斯坦被哥德尔和图灵鄙视过而只被罗素称赞过 就第一点而言,维特根斯坦除了写他自己认为不重要的哲学小书之外还造过房子、编过小学字典,而且都得到了专业领域内的赞赏(而不只是肯定).他天才吗?第二点的话,只能说以数理逻辑这单一方向来评价某个哲学家的水平有欠妥当,毕竟不是所有身具哲学家甚至伟大哲学家身份的人都兼具数理逻辑专家的身份.当然,如果题主愿意把问题改成”维特根斯坦在数理逻辑上的真实水平如何“再来讨论就需要内容更具体的答案了.第三点..希望题主清楚哲学家之间的鄙视有很大一部分是”你的研究成果对我来说是垃圾“而不是”你的研究成果是垃圾“.
简历 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Ludwig Wittgenstein,香港及台湾译作维根斯坦,1889年4月26日-1951年4月29日),出生于奥地利,后入英国籍.哲学家、数理逻辑学家.
一个函项不能成为它自身的主目,因为函项的标记已经包含着它自身的主目的原型,而且它不能包含自身.比如说,如果我们假设函项f(fx)可以成为它自身的主目,那么这时就会有一个命题“f(f(fx))”,其中的外函项f和内函项f必定有不同的指谓;因为内函项具有φ(fx)的形式,外函项具有ψ(φ(fx))的形式.对于两个函项来说,只有本身不标示任何东西的字母“f”是共同的.如果我们把“f(f(u))”写成“(∃φ):f(φu).φu = fu”,这一点马上就清楚了.这样罗素的悖论就消除了.
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Ludwig Wittgenstein)出生于奥地利的一个犹太工业家庭,父亲为了把他培养成工程师,让他来到英国学习航空工程.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他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