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芮畅:如何培养孩子大小便的独立性?宝妈们表示太难了! 培养孩子独立性重要性
本文为大家介绍了 爱芮畅:如何培养孩子大小便的独立性?宝妈们表示太难了! ,还有的小伙伴在问培养孩子独立性重要性,下面小编给大家细致的讲述一下。
如何培养孩子独立如厕呢,宝妈们表示太难了,每次都哭闹不止,这可咋办呢?尤其是在看到别的同龄宝宝都已经可以独立大小便的时候,就更加的着急,甚至怀疑自家孩子是不是比别家孩子笨呢?为什么学不会呢?
其实,独立大小便跟宝宝笨没有任何关系。宝宝一般在18~24个月,开始区分大小便,锻炼大小便也只是锻炼控制大小便的肌肉而已。
一、注意!出现这些信号家长可以逐步引导孩子上厕所了!
2-4岁,儿童可开始接受如厕训练,以获得有意识的膀胱控制能力。儿童能够开始接受如厕训练往往需要具备以下表现:
1、排便/排尿时停止活动,安静地蹲下;
2、能保持尿布干爽2小时以上;
3、每天排便时间和次数相对固定;
4、对便盆及成人如厕过程感兴趣并模仿,能自如地坐上儿童便盆或马桶;
5、尿不湿脏时会自己拉开或告诉家长;
6、能自己穿脱简单的衣服;能理解与排便、排尿相关的语言并简单表达。
二、锻炼孩子独立大小便要如何做?
训练的准备工作,在宝宝的房间或者卫生间放置一个儿童专用坐便器,最好可爱一点的。
1、起初,让宝宝接受坐便器。不必锻炼大小便,只让宝宝坐在上边就可以,告诉宝宝关于坐便器的用途和怎么使用它。
2、宝宝接受坐便器的时候,向宝宝示范怎么牢牢的坐在上边,从每天坐一次到每天几次;
3、宝宝适应之后,将宝宝尿不湿取下,让宝宝坐在坐便器上,家长可以将尿不湿扔在坐便器里,让宝宝领会这个"椅子"的用途;
4、为促进宝宝更加熟练的使用坐便器,掌握宝宝大便规律的前提下,将宝宝尿不湿去掉,告诉宝宝想"拉粑粑"的时候就坐在坐便器上。
这样的学习,最初宝宝不太适应,可能会经常忘记,家长也不要因此训斥宝宝。多引导宝宝,耐心等待,当宝宝独立完成这一过程的时候要及时给予表扬。
5、当宝宝习惯以后,白天可以逐渐不用尿不湿。
宝宝完成这一过程会需要学习很长时间,在宝宝能够熟练使用坐便器后,增加训练强度。比如入睡前或者一睡醒立马使用坐便器。
在锻炼大便的同时,小便一并也就锻炼了。小男孩最初的时候,可能是蹲着尿尿,这需要爸爸或者哥哥教给宝宝或者刚开始上厕所的时候跟宝宝一起。
注意 ! 使用儿童便盆如厕:通常餐后20-30分钟内儿童排便概率较大,可提前提醒幼儿坐在便盆上完成排便。
幼儿尝试成功后及时积极回应。如发现不规律排便,可2-3小时尝试一次。但训练不可过于频繁,以免影响儿童便意感受和排尿控制练习。
每次坐盆5分钟左右如无排便则停止,隔段时间或待出现便意时再做尝试,如果宝宝隔几天一次而且很久还没有“拉臭臭”则要注意是否是便秘了,可以适当给孩子喝点爱芮畅六联菌,帮助孩子消化,润肠通便。
但如果当有身体不适或生活规律改变、儿童不愿或不适应训练、天气寒冷衣服脱穿不便等情况,可考虑暂缓训练,推迟一段时间再重新尝试训练。
培养便后习惯:儿童能熟练使用便盆后,可改用加在成人马桶上的儿童马桶,这样宝宝才能自己独立大小便成功哦! 宝妈们都学会了。
培养孩子独立性重要性
相信很多家长都有这样的烦恼:培养一个“优秀”的孩子,怎么这么难?明明是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好,但是TA为什么不理解我?下面看两个案例:案例一:优秀孩.
宝宝很小的时候宝妈就开始给宝宝把尿,养成习惯后宝宝自己都会憋尿了.然后宝妈要告诉宝宝有尿的时候要告诉妈妈
【新生儿期】大便次数多,此时开始训练为时过早.小儿2-3个月以后大便次数减少至每日1~2次时,便可开始训练他定时排大便的习惯了.一般在入睡前后、喂奶前后或通.
宝宝刚出生时,大便次数比较多,而且难以掌握规律.等到了3个月以后,每天的大便次数基本保持在1~2次,而且时间也基本固定.所以,从第3个月开始,就可以按照宝宝自己的排便规律,培养他(她)按时大便的习惯了. 训练宝宝定时大小便,可以使宝宝的胃肠道蠕动规律化,通常只要宝宝的吃、喝、睡有规律,大小便稍加训练,就可形成规律.刚开始时,爸爸妈妈可以有意识地在宝宝排便时给予固定的声音(哼或唏)以强化训练动作,逐渐再固定排便地点和排便器皿.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一般等4个月以后,如果发现宝宝有出现脸红、瞪眼、凝视等神态时,就应把宝宝抱到便盆前,并用“哼、唏”的发音使宝宝形成条件反射,久而久之宝宝一到时间就会有便意,宝宝大小便的时间就比较固定了.